近日,中国RISC-V领域专家包云岗发微博表示:第三代香山处理器(代号“昆明湖”)将于今年(2025年)交付。并称,香山芯片的面积和功耗堪比N2处理器,并已经有种子用户使用香山处理器。
包云岗所称“N2”指的应是Arm Neoverse N2处理器,源自Arm Cortex-A710,基于ARMv9.0-A指令集,可以说是当前最先进ARM处理器设计。其于2020年9月发布,被广泛用于云计算领域,比如微软Azure云中的Cobalt 100 128核心处理器就基于Neoverse N2设计定制,用于支撑Azure中的Arm主机服务。阿里云用于支撑其Arm主机服务的倚天710处理器,据称也基于Neoverse N2定制。
据包云岗透露,第三代香山处理器(昆明湖架构)的面积和功耗与Arm Neoverse N2的差距在8%以内。这意味着香山处理器的性能比肩当前最先进的ARM处理器,缩短了国内自研处理器与行业领先水平的差距。而且,经过不断优化,相信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而第三代香山处理器的交付,将显著推动国内芯片领域的发展:
因为香山处理器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设计(关于RISC-V可详见从阿里无剑曳影与中科院香山说起 RISC-V是“芯”病良药吗?),而香山处理器项目本身也使用木兰PSL-2.0开源许可,即用户可以“永久、全球、免版税、非排他、不可撤销的版权许可,以复制、使用、修改或分发”IP内核,这就给予了用户极大的灵活性。换而言之,任何人或企业都可以免费使用香山处理器,这是与ARM和x86处理器最大的区别。
只要香山处理器性能与功耗达标,那么就必然对当前主流的处理器实现“降维打击”。当然这并不容易,毕竟香山处理器还很弱小,尤其是在生态方面。包云岗也坦言,目前很多人对开源有诸多误解,比如“开源=低性能”、“开源=低质量”,“学术界发起=低质量”等。而实际上开源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Linux暂且不提,最新的也有Ray、Spark、Ceph和Flink等,其都是成功的开源项目,且最初都由学术界发起。
对于新生的香山处理器,种子用户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用户实际用起来之后,才有后续的处理器优化、升级和未来新一代处理器,也只有用户真正实际使用香山处理器,基于香山处理器的生态系统(典型如系统、中间件及应用程序)才能发展起来。也只有真正建立了“香山“”生态系统,香山处理器才有更好的发展,才能推动国内芯片产业的进步。
据包云岗称,目前香山处理器已经有了一批种子用户,并在微博中展示了某家企业基于四核香山处理器(应是上一代“南湖”架构)上运行Linux的视频。
原创文章,作者:lishengl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shengli.com/lee/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