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中的国家安全密码

粽叶飘香,龙舟竞渡,又到一年端午时。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纽带,更蕴含着守护国家安全的密码。从政治安全的维护,到粮食安全的保障,从文化根脉的守望,到个人责任的担当,端午节习俗里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对国家安全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

粽叶飘香中的国家安全密码

心系国家,共护国泰民安

回溯历史,端午节源起于追念与祭祀为国为民奉献生命的先贤,家国情怀是端午节最鲜明的底色。端午习俗始终寄托着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热切追求,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价值认同的精神纽带。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根本立场。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变为可感可及的现实,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强国建设的步伐更加豪迈,民族复兴的根基愈发稳固。

粽叶裹粮,共守粮仓之基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关系着国计民生。“碧装束裹三角尖,玉带一缕腰间缠。”粽子作为端午的标志性美食,从先秦时期以菰叶包黍米的“角黍”,到魏晋南北朝添加肉类、枣豆,再到现代花样繁多的创新口味,其食材的演变见证了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蕴含着“民以食为天”的朴素观念。古人在端午时节储备糯米、腌制食材,既是生存策略,更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一粮食安全意识的早期实践。

新时代以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粮食连年丰收,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的信心和底气十足。我们要认清粮食安全形势,妥善应对、综合施策,全方位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坚决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香囊传情,共筑文化之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不仅是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更是民族精神的寄托。端午时节佩戴香囊、悬挂艾草的习俗,承载着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更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从《楚辞》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到汉代“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再到如今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这些习俗如同一根根坚韧的丝线,让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谱绵延不断,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体系,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维护文化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文化安全领域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灵魂血脉。

原创文章,作者:lishengl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shengli.com/lee/4585.html

Like (3)
lishengli的头像lishengli
Previous 2025年5月31日
Next 2025年5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