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数据安全屏障,护航数据安全产业健康发展

数据安全产业即是为保障数据持续处于有效保护、合法利用、有序流动状态,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业态。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继领土、领海、领空之外的第四空间,数据安全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紧迫和最基础的安全问题,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护航数据安全产业健康发展,夯实数据安全根基,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培育数据安全生态,着力推进数据安全产业创新体系、防护体系以及联动体系,对于提高各行业各领域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共筑数据安全屏障,护航数据安全产业健康发展

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高度重视数据安全是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数据资产正在脱离单独的个人或企业层面,逐渐演变成国家战略资源和核心资源,成为塑造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各国政府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战略博弈与数据资源争夺加剧。对于银行、电信、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机构以及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数据的泄露不仅会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也威胁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工作,从国家战略层面确立数据安全产业的重要性。先后颁布《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数据二十条”、《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法律法规,数据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数据安全是数据流动的前提,在数据全球化时代下,数据流动不可避免,数据全球化与数据主权的对抗态势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数据安全防控方式从被动防控转向提升技能、升级设备、系统性的主动保护。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准确把握数据安全形式、内容和态势的变化及需求,探索捍卫数据安全的路径,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数据自由流动,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国家安全、企业和个人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数据安全市场需求是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数据安全有效保证数据资源要素在国家、地区、产业、企业、设备及用户之间安全的开放共享、高效流动,对于挖掘创新潜力、促进传统产业发展、激发经济活力至关重要。从产业数字化上看,数字化转型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数字化转型中,数据安全覆盖数字要素的各个模块,不仅为传统大企业提供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增添发展后劲作支撑。从数字产业化看,随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数据向深度丰富应用场景拓展的同时,数据要素市场和数据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流动和数据量将显著增加,在政府、电信、金融、医疗、互联网等行业催生了大量数据安全需求。从数据核心技术看,基础通用技术为数据识别、数字水印、隐私计算等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的能力提升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应用领域推动“技术-产业”迭代交互效应持续增强,加快差分隐私、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等数据安全保护新技术落地速度,为数据价值释放与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提供新方案,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构建数据安全产业发展新格局。

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挑战

在国家政策推动及数据安全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数据安全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预计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35年,数据安全产业进入繁荣成熟期。产业政策进一步健全,数据安全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品发展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然而,作为新兴产业,数据安全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多重挑战。从技术上看,数据安全面临着开放性、规模性、分离性所带来的数据共享生态难以形成、数据安全管控难度加大以及数据可用不可得、可管不可得等数据安全新挑战。从产业上看,产业内同质化竞争激烈、技术产品自主度偏低,产业主体小而弱、产业联动统筹能力尚需提高、数据安全产业体系建设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

着力护航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首先,夯实数据安全根基,着力推进数据安全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快数据安全核心技术创新。以区块链为基础,通过密码技术、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创新数据安全识别算法,提升识别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通过隐私计算等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为实现基于权属和价值的数据交换夯实基础,使数据能够开发共享流通,推动数据加速市场化;围绕数据资产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数据安全、数据流通共享安全等方向,鼓励产学研协同,加大数据安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的研发、产业化以及应用示范,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在此基础上做好技术功能迭代升级和数据资源延伸拓展,逐步完善“数据—算法—算力—安全”体系一体化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推动数据安全服务创新。鼓励数据安全服务商和服务机构提供体系化安全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场景,通过新技术、新方案升级数据安全产品,提高多种数据类型产品和不同需求场景匹配度,满足各垂直行业和中小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支持针对不同种类数据的市场化运营模式的本地化、多元化、个性化分类探索,形成系列案例,提炼数据安全存在的普遍难题和瓶颈,针对性建构和完善以使用数据为目的、体现数据价值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模式,不断优化数据产业的市场化和价值化机制,构筑适应大数据场景的数据安全服务创新体系。

其次,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切实加强数据安全产业防护体系建设。一是持续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落地。推动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紧跟产业发展、技术趋势和发展路径,做好各类数据安全治理主体、数据安全标准的协调。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实施细则,划分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明确权责归属,实施分级管理和等级保护等管理办法,创建受隐私保护和安全约束的新型计算范式。针对数据收集、存储、传输、提供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风险进行对症下药,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和防护策略。梳理数据业务系统、数据业务场景、数据业务访问关系、数据安全现状,识别重要数据资产。二是合理有序地推动数据流通。坚持开发利用与数据安全并重,在国家层面打造数据跨境安全通道,包括打通跨境数据流通关卡,完善跨境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加强数字技术交流,实施安全、包容和公平的数据技术国际合作,充分体现数据产业价值,释放数据安全需求,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流通。在企业层面采取面向过程的管理方法,进行数据安全治理工作,融合本企业的核心业务过程,对数据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和改善,围绕数据生命全周期对数据安全的目标、原则、制度进行逐一治理落实,使管理工作可视化、可评价,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培育数据安全产业生态,统筹加强数据安全产业联动体系建设。一是推动形成融通格局。统筹推进数据安全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园区建设,逐步建立多点布局、以点带面、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通过数据安全产业园区、应用先进示范区、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形成整体拉动效应。鼓励地方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关键技术产品和重点领域应用,打造龙头企业引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化、特色化数据安全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安全能力协同融合,通过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实现技术开放与迭代,充分释放数据市场巨大发展空间。二是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加强数据安全配套政策、标准建设,发展数据安全保险。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广、高端人才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优势互补,加快建立长效协同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产品、服务、建设等产业创新与应用评价,引导形成以技术实力、服务能力为导向的良性市场竞争环境。三是培育数据安全人才。实施体系化培养,实现高校、互联网企业协同育人,要实现跨学科培养,注重实践、注重应用和对前沿技术的学习。围绕数据安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等方面扩充数据安全人才力量,培养和打磨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研究和工程化团队,推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技术驱动体育产业数智化应用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22ATY002)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原创文章,作者:lishengl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shengli.com/lee/171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